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方式   Contact

血型卡离心机在血小板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6/11/18 15:15:09      访问次数:

血型卡离心机在血小板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近年来,血小板(Plt)的使用日益广泛。然而,病人经多次输注血小板后,会产生各种抗体,容易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所以建立血小板抗体筛选配型技术迫在眉睫。血型卡离心机是结合国内行业进行改进的新型多用离心机,其在在血小板抗体筛选中的应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在血小板抗体筛选中的应用大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膜上可测出血小板相关抗体(PA ),包括IgG、PA IgM、PA IgA,其中一项出现阳性,即为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而且其量往往与外周血的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因此检测这种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助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1]。
    目前,用微柱凝胶方法选择血小板与受者血清中已产生的抗体不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的供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该试验的开展解决了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难题,也提高了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型卡离心机
    实验具体步骤:
    1 材料和方法
    1.1病例
    66例血液病患者(包括AA  30例,MDS 11例,白血病25例),其他病例20例,正常献血员20例。检验标本均来自宁波市各大医院的病人及随机抽取献血的正常献血员。
    1.2仪器
    SORVALL  Biofuge  pico 离心机、TD4G血型卡离心机、免疫微柱孵育器。
    1.3试剂
    试剂盒由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剂卡、指示红细胞、红细胞保存液、对照血清(血小板抗体阴性血清、血小板抗体阳性血清)、裂解血小板、稀释液组成。
    微柱凝胶卡18-25℃避光保存,配置试剂4-8℃避光保存。所有试剂及凝胶卡使用前应达到室温(不低于20℃),如果温度过低(低于18℃),则凝胶卡应放在37℃条件下孵育30分钟。
    1.4抗体筛选
    1、血浆标本制备  应用含促凝剂的试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2-5毫升,轻轻摇动混匀2分钟, 1 000-1 200×g离心5分钟,取上清。
    2、血清标本制备  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放入无抗凝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37℃放置2小时后1 000-1 2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沉淀)。
    3、指示红细胞制备  冻干指示红细胞现配现用,用1 ml生理盐水溶解后,再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1 000-1 200×g离心1分钟),最后用1 ml红细胞保存液配置指标红细胞,溶解后的冻干指示红细胞最好当日用完,若需保存,可在4℃条件下,保存2周,但在使用前必须做空白对照实验(仅将指示红细胞加入微柱凝胶卡中)离心结果为阴性方可继续使用。
    2 检测步骤
    2.1 详细方法
    ①取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卡,标记1、2、3、4、N、P(1、2、3、4指受检标本、N指阴性对照、P指阳性对照)。
    ②将标记1、2、3、4孔依次加入受检者血清、稀释液、裂解血小板、指示红细胞各50 μl;将标记N孔依次加入阴性血清、稀释液、裂解血小板、指示红细胞各50 μl;将标记P孔依次加入阳性血清、稀释液、裂解血小板、指示红细胞各50 μl。
    ③将已加样的微柱凝胶卡37℃孵育15分钟。④即刻使用专用离心机1 000×g离心2分钟,1 600×g离心3分钟,然后取出肉眼观察结果。
    2.2 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判断
    血小板的输注疗效主要依据输注后血小板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CCI[2,3])判断,其公式为: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公式中血小板计数单位为109/L,输后计数为输后1小时测量值,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输注有效者CCI应大于10。
    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百分率、±SD表示,行t检验。
    4 结    果
    4.1 血小板抗体筛选
    对多次输注血小板(3次以上)的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5例白血病、20例其他病例、20名正常献血员的标本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结果发现多次输注血小板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病例均为阳性,25例白血病中有24例阳性(阳性率为96%),而其他病例20个标本有1个阳性(阳性率为5%),正常献血员20名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
    4.2 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合
    对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的112个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标本、42个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标本、95个白血病标本进行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合,相合标本数分别为45、20和40个,相合率占待配标本的比例分别为40.18%、47.62%和42.11%。
    4.3 血小板输注效果
    对多次输注血小板的部分病人(输注量1次均为1个治疗量或10单位,即2.5×1011),分未进行交叉配合组和已交叉配合组,分别计数血小板输注前后的血小板数量情况。 未进行交叉配合组在输注前10个标本血小板量为(8.20±3.736)×109/L;输注后为(14.6±6.151)×109/L,平均提高6.4×109/L,CCI值为4.745;t值为2.67,t0.05(18)=2.101 , t0.01(18)=2.878,p值< 0.05,有显著差异。进行交叉配合组在输注前10个标本血小板量为(7.50±3.640)×109/L,输注后为(32.00±11.314)×109/L,平均提高24.5×109/L,CCI值为18.166;t值为2.67,t0.001(18)=3.922,p< 0.001,有极显著差异。

客服杨经理
客服徐经理
网页在线咨询